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专业承包壹级、设计甲级企业

咨询热线:027-87253047 / 027-87253049

纵横文库

美妙南疆

美妙南疆

 

/冯学良

占中国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新疆,自北向南,由阿尔泰山、天山和昆仑山三大山脉,及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两大盆地构成。二千五百多公里的天山山脉,将新疆分割成南北两块。南疆占全疆面积的三分之二。在南疆茫茫的戈壁大漠周边山系里,既珍藏着无数美妙绝伦的自然风光,也呈现着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积淀。

一、神秘圣洁的布伦口湖

今年夏天的一个周末,我们一行数人,从喀什驱车出发,沿着平坦的中巴公路(314国道)前行,驶过奥依塔克镇的红山口村后,便穿行于“千山鸟飞绝,万径人踪灭”的大山里。

抬眼望去,山峰形态各异,色彩千奇百怪,一峰连着一峰,似乎没有尽头。有的如顽童斜置的蛋糕,有的如精雕细琢的点心,难以一一名状。

一百多公里险峻惊悚的山路,教人不敢有丝毫的大意。窘迫中,刹那间,车驶出了盖孜河峡谷,眼前豁然开朗。一个数十平方公里,湛蓝如镜般平静的湖面,突现眼前,令人心旷神怡。

远处的慕士塔格峰,公格尔峰等雪峰,将皑皑白雪的美丽倩影,早已倒映于湖中;不知何时,蔚蓝色的天上,几朵白云也赶来凑热闹,漫步于这山色湖光之间,好似选美比赛的靓女,非要比出一个高低似的,久久不肯离去;最奇妙的是,湖岸的白砂山,也堆着如雪似银的白沙,绵延数公里,如浣纱女手中的白绸,从山间抖泻湖中。

湖边无一草一木驻足,它们好像是故意跑得远远的,十分知情会意,生恐来当了不速之客,惊扰了这神秘圣洁,一尘不染的“天上”仙境。

这静的雪影,动的云形,亦动亦静的白沙,与蓝的天,蓝的水,在这美妙似仙如幻,云水禅心的布伦口湖,将圣洁的蓝白二色邀约一起,开着一场永无休止的盛会。

二、人文荟萃的喀拉库勒湖

车驶过布伦口湖,往巴基斯坦边境红其拉甫口岸方向前行十余公里,就进入了“天苍苍,野茫茫,风吹草低见牛羊。”风景如诗如画的人间仙境,被史称西天瑶池的喀拉库勒湖。

剥开历史的年轮,一首“瑶池阿母绮窗开,黄竹歌声动地哀;八骏日行三万里,穆王何事不重来?”的诗篇,记下了约三千年前,我国周朝时期,周天子周穆王,不爱江山爱美人,为追求爱情,不远万里,来此约会西天王母,留下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。

还有唐代高僧玄奘,更是不畏艰辛,历经十七年往返西天取经的路上,亦驻足于斯,称这里是有巨蛟出没的“大龙池”。从此,《西游记》中,一则喀拉库勒湖中的水怪,和帕米尔高原上的雪人之谜一样,令人千年难解难忘。

再之,元朝时期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、商人马可·波罗,更是流涟喀拉库勒湖,在其游记中写道:“这里的草场,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,任何一只瘦骨嶙峋的动物来到这里,都能在十天之内变得肥硕。”自此,此地的一种野羊,因体型硕大,便命名为马可·波罗盘羊。

喀拉库勒湖的神奇,不仅在于其紧邻慕士塔格峰山脚下,湖边有宽阔的草场,肥美的水草,开满了鲜艳的紫色野花,而且在于其充满了勃勃生机。湖面有无数飞鸟嬉戏,草场牛羊驼马竞逐,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此惊叹长呼。

更令人震撼的,是午间阳光下,慕士塔格峰冰川的雪崩,如雷贯耳,硝烟弥漫,似天女散花,大自然在此演奏着一曲动人心魄的交响乐。

“啊依,啊依,铁热克”故事中的树和泉

三、地灵人杰的西部明珠喀什

喀什的全称是喀什噶尔,维吾尔语的意思是玉石集散的地方,是闻名世界的瓜果之乡。充沛的雪山融水,浇灌了喀什地区片片肥沃的绿洲。

喀什也是太阳特别眷念的地方,早上七点多,太阳公公就将金色的阳光,毫不吝啬地洒满大地,直到晚上十点,还不愿意下山离去。这使得白昼气温可升至四十多度,让人炎热难耐,但一到夜间,雪峰的寒气就不失时机地赶来,将气温下降二十多度,为人消暑解凉。

一则谚语:“早穿棉,午穿纱,围着火炉吃西瓜。”就是这里贴切的写照。日照充足,加上昼夜巨大的温差,使这里的瓜果特别甘甜。自此我们明白了当地一种瓜,为什么叫哈密瓜,估计我们还会碰到哈蜜果了。

喀什是维族文化的发祥地,是维族圣人麻赫穆德·喀什噶里诞生和落叶归根的家乡。麻赫穆德·喀什噶里生于公元十一世纪的一个贵族家庭,因战乱等原因,离家出走后游历了大部分中亚及部分中东国家。晚年后,他又回到家乡,创办了一所经文学院,并亲自执教。

一天,麻赫穆德·喀什噶里在做礼拜前的洗礼时,将他的手杖插在地上,等做完礼拜出来时,发现他的手杖插入的地方,不仅有泉水涌出,而且手杖已长成参天大树,并且不断生长。

现在从这棵树根旁边分出的支系,已经长出第六代子孙了,是当地政府当作重点文物保护的一道特色景观。其涌出的泉水也绵延千年不绝,名曰“智慧泉 ”。这就是至今还在南疆同胞及中亚诸国中,广为流传,脍炙人口的“啊依啊依铁热克”的传奇故事。

麻赫穆德·喀什噶里对维族文化和人类的最大贡献,不仅在于其写下了内容包括历史、政治、军事、医学、天文历法、饮食、建筑等的《突厥语大辞典》,而且提出了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早约500年,论述地球是圆的这一理论学说。

另一位与麻赫穆德·喀什噶里同时代的的大学者,玉素甫·哈斯·哈吉甫,也在此写下了在维族思想史上,占有极其重要地位,经久不衰的长篇巨诗《福乐智慧》。作者在那个时代,就特别提倡学习数学,天文学,舆地学,文学和各种语言。好象他在一千年前,就已洞穿人类的发展规律,是最终必定走向地球村时代。劝戒后代子孙早作准备,勿失时机似的。

还有其他许多著名的南疆先哲,在此难以一一赘叙,他们都如同一颗颗闪耀的星星,照亮了南疆时代的星空。

四、灿烂辉煌的南疆文化

南疆自古就是近邻地域,四大文明融合交汇,冲突碰撞的地方。中原文明,印度文明,中亚、中东文明和俄罗斯文明,都在这儿打下了深深的烙印。

张骞出使西域,让中原的农耕技术,在西域大地发芽、生根、开花、结果,历时两千多年,传承至今;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“十二木卡姆”歌舞,总让人能品出印度文明的原味;如歌一样的维吾尔语言,如乐谱一样的阿拉伯字母拼写方式的维吾尔文字,无不荡漾着中亚、中东文明的波光;如冰激凌蛋筒的俄罗斯尖塔,也在这南疆大地熠熠生辉。

多次打破世界吉尼斯纪录的中国高空王子——阿迪力先生,凭借其高超的技艺,将自古至今,几经兴衰的“达瓦孜”高空走钢索表演,发扬光大,更是享誉世界。

其特点是把多种多样的杂耍技艺,搬到数十米高空钢索上,手持6米长的平衡杆,不系安全带,或闪展腾挪,或倒行逆施,或坐或卧,其触目惊心的表演,妙趣横生,让人怕案叫绝,充分展现了南疆文化的新高度。

南疆地区自古至今,就生活着以维族为主体,还有蒙、汉、回、塔吉克、柯尔克孜等十三个族群。从考古学和《西游记》等文字资料得知,这里的绝大部分民众,历经信奉萨满教,佛教,道教和现今的伊斯兰教等宗教历程。从随处可见的名胜古迹,文化遗址和遍布的清真寺,都能让人不自觉地感到这南疆大地,文脉源远流长。

一座座小小的麻扎(维族墓地),就可道尽人生真谛。墓地造型如同摇篮,寓意人生于母亲的摇篮,死后葬于大地的摇篮。一切金钱、财富、名誉等,都是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的。摇篮下方的二级台阶,表示死者是男人,男人的一生,应该忠于国家和家庭;三级台阶代表死者是女人,女人应该忠于家庭、丈夫和孩子。连丧葬习俗都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光芒。

广袤的南疆大地,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宝地。是一个迷人的地方。现今流行的一句广告词“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辽阔,不到喀什不知新疆之物博。”

朋友,请您热爱新疆,一定来南疆!

2013.7.27


上一篇:灵醒武汉

下一篇:外婆家的婆栗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