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醒武汉
这篇《灵醒武汉》全方面地讲述了武汉这个人杰地灵、优雅大气的城市。作者作为武汉人,将武汉的历史底蕴、文化渊源等一一娓娓道来。从武汉的历史古韵、俊秀人才、美食美景三个方面详细描绘了荆楚大地上的这颗明珠。
灵醒武汉
作者:冯学良
武汉座落于广袤江汉平原东北的一角,是一座有着一千多万人口的特大城市。这里物华天宝,地灵人杰,身处华中腹地,既展现着深厚荆楚文化的神韵,又传承着长江文明的薪火。
一代伟人毛泽东,于1956年6月视察武汉时,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,《水调歌头•游泳》——
“才饮长沙水,又食武昌鱼。万里长江横渡,极目楚天舒。不管风吹浪打,胜似闲庭信步,今日得宽馀。子在川上曰:逝者如斯夫!风樯动,龟蛇静,起宏图。一桥飞架南北,天堑变通途。更立西江石壁,截断巫山云雨,高峡出平湖。神女应无恙,当惊世界殊。”
伟人一生,在建国后,除首都北京外,武汉是其生命旅程中,生活最多的地方。伟人热爱武汉,留恋武汉,其中道理和奥秘,将为您一一道来!
钟灵毓秀的神佑福
上古神话传说中,天帝美貌非凡的女儿嫦娥,因偷食其夫大羿,从西王母处,求得的不死仙药,奔月成仙后,住广寒宫中。嫦娥哪知在这里,茕茕孑立,形影相吊,万籁俱寂,好不懊悔!有一天俯身下看,只见得两川融汇(汉水入长江),八水朝江的武汉地界,青山翠绿,云蒸霞蔚,紫气腾腾,一江碧水,浩浩汤汤,缓缓东去,犹似风中飘动的博带广袖,更似自编自蹈的《成仙奔月舞》。
她再定睛细看人间大地,张袂成阴,歌舞升平,鸡犬相戏,好一派欣欣向荣的祥瑞和乐景象。
忘情处,发呆时,她不禁翻身起舞,如古人宋玉《舞赋》中描绘“顾形影,自整装。顺微风,挥若芳……罗衣从风,长袖交横”,哪知袖袋中的166颗明珠,“嘈嘈切切错杂弹,大珠小珠落玉盘。”尽数抖落入武汉这方福地。
明珠落地后,随即化成了166个碧波荡漾的美丽湖泊。这也是武汉“百湖之城”的前世美妙传说。
而百湖之中的东湖,无疑是武汉最璀璨的一颗明珠。武汉城市精神是“敢为人先、追求卓越。”依笔者之见,除此之外,还至少要加上“大气、平和、低调、内敛。”
100多公里的东湖绿道沿岸,就是一个平静、非凡的科技展示橱窗。
东湖珞珈山畔的中科院武汉水生所科学家童弟周,成功完成了人工克隆鲫鱼,人工合成了胰岛素;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,为北斗卫星定位技术作出了杰出贡献;朱英国教授发明了红莲杂交水稻技术;东湖磨山的中科院武汉植物所,在此培育出“武植2号”莲藕,和“武植”系列猕猴桃等优良经济作物品种。在此难以一一罗列。
2018年4月底,习近平主席在武汉东湖之滨的湖北省博物馆,以非正式方式,接待了印度传奇的平民总理莫迪。两国领导人在这有着20万件文物馆藏的地方,听编钟舞乐,观荆楚文物,品长江文化,步东湖绿道。
33平方公里的湖面,烟波浩渺,空阔无边。三春杨柳来扶肩,六峰逶迤闯眼帘。往事越千年,屈原、楚庄王、刘备、关羽、李白等历代名人,都曾在东湖留下足迹。
东湖,展示的不正是她的“大气、平和、低调、内敛”?
圣经《新约▪马太福音》中有一则寓言:“凡有的,还要加倍给他,叫他多余。”,武汉就富马太效应。
嫦娥袖袋里的明珠既落,一时天界震动。看到覆水难收,于是天帝命南天门龟蛇二神将,速速下凡,来到汉水入江处的长江两岸,静静对峙镇守,护佑武汉这方风水福地的平安,斗转星移,两将遂成两山,这就是汉阳的龟山和武昌的蛇山,此番景致,构成的不是“天下第一江山”?
光阴荏苒,日月如梭。多少年之后,蛇山脚下的一辛姓人家,在江边一石矾上,开设了一个简易酒店,服务过往客商,赚些小钱度日。
一天,来了一位身材魁伟,衣着褴褛的客人,神色从容地问辛氏:“可以给我一杯酒吗?”辛氏毫不犹豫地答道:“可以!”并热情地盛上一大杯酒奉上。如此半年,辛氏不因为这位客人,付不出酒钱,而显露一丝厌倦的神色。每天恭敬地请这位客人喝酒。一天,这位客人从篮子里,拿出橘子皮,在酒店墙上画了一只鹤,因为橘子皮是黄色的,所画之鹤就是黄色。
奇事发生了,酒客中只要有人拍手唱歌,墙上画中的黄鹤便会飞下来,合着节拍翩翩起舞。曼妙的舞姿,您也可从当代中国舞神杨丽萍的《孔雀舞》想见。这种奇闻异事,给辛苦奔波于商旅的客人增添了无穷的乐趣,大家争先给付赏钱,并乐于下榻此酒店,于是一传十,十传百,自此酒店生意兴旺无比。一晃十年,辛氏积累了很多财富。
又有一天,那位衣着褴褛的客人,又飘然来到酒店,辛氏忙上前致谢,提出愿供养他,使他免于奔波。
客人笑道:“我哪里是为止而来呢?”。
接着他取出携带的玉笛,吹了几首曲子。刹那间,朵朵白云飞到客人跟前,客人便跨上鹤背,乘着白云,飞上云天而去。
辛氏为人,本来就较豁达。想到既然钱财来自社会,也要服务社会,就用这十年间积攒的钱财,在酒店原址,修建了一座气势恢宏的楼阁。登斯楼也,可坐窥井邑,俯拍云烟,迁客骚人,多会于此,由是将此楼命名为黄鹤楼;石矶曰黄鹤矶(现存武昌桥头堡下可见背题)。
在江南三大名楼中,黄鹤楼没有滕王阁“引鸥越而控蛮荆”的霸气;也没有岳阳楼“先天之忧而忧”的百转愁肠;有的是“南维高拱,百斗平临,气吞云梦”的大气平和。
唐代诗人崔灏来此,写下了旷世名诗:
“故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。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。晴川历历汉阳树,芳草萋萋鹦鹉洲,日暮乡关何处是,烟波江上使人愁。”
2018年元月底,春寒料峭,英国首相特雷莎.梅,造访武汉,特意登临黄鹤楼,览三楚胜景,观此神佑的人间福地。为脱欧的英国,拉拉下行的经济,沾沾武汉的福气。
帅哥美女多如花,一茬一茬竞芳华
如果您得空徜徉下汉口江汉路,或光谷步行街,只要稍作统计,帅哥美女率一定高于90%。
自古荆楚多佳丽,从来不缺帅哥男。
这主要得益于长江中游,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。这里土地肥沃,气候湿润,雨水充沛,四季分明,物产极为丰富,是勤劳勇敢的代代荆楚人的乐土。数千年充足的食物营养滋润和深厚的文化熏陶,使这里人的基因不断优化。
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数第一的大“帅哥”,应该是战国末期,楚国人宋玉,宋玉出生于宜昌一个寒微家庭,但“体貌娴丽,口多微辞。”用现代话讲,就是内外兼修,秀外慧中。其才其貌,无疑是任何一个时代,思春美女的第一杀手。
在其《登徒子好色赋》中,就讲述了“邻女窥墙”的故事。
宋玉邻家美女“增一分则太长,减一分则太短;著粉则太白,施朱则太赤。眉如翠羽,肤如白雪,腰如素束,齿如含贝。嫣然一笑,惑阳城,迷下蔡。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,至今未许也。”
另一篇艳光四射的文章《神女赋》,则开创了中国文人描写女性之美的先河。说的是神女——
“茂矣美矣,诸好备矣。盛矣丽矣,难测究矣,上古既无,世所未见,瑰姿玮态,不可盛赞……晔兮如华,温乎如莹。五色并驰,不可殚形。详而视之,夺人目精……”
四百多年后,三国仙才曹植,模仿宋玉所作《洛神赋》,后东晋画圣顾恺之与之神交。顾恺之感其赋之华彩,叹其情之哀婉,作《洛神赋图》。其存世的宋人摹本,现为辽宁省博物馆镇馆之宝。
宋玉对后世的影响,由此可见一斑。
宋玉文章中所创“阳春白雪,下里巴人,曲高和寡”等词汇,已收入汉语成语,流传使用至今。
排第二大帅哥,当数宋代“双风奋翮”的程颐、程颢兄弟,此两人均出生、长成于武汉。其“一物之理,即万物之理。”“涵养须用敬,进学在致知。”开创了华夏精神文明的一座高峰。
谈完了帅哥,接下来应介绍一下荆楚美女。
楚天第一美女当数莫愁。据传她出生时,不停地啼哭,其父就抱着哄她:“莫哭,莫哭。莫悲,莫悲。莫愁,莫愁。”听到“莫愁”两字时,她的哭声一下就止住了。”于是其父为她取名“莫愁”。
莫愁出生于武汉周边寒微的汉江桃花村。在桃花流水中长大的莫愁,面如三月桃花,秀美如仙女下凡,有极高的文艺天赋,她从小爱好歌舞,歌如黄鹂啼啭,舞似彩蝶翩翩。
十七岁那年,楚襄王倾慕其名,征入宫中做了歌舞姬女。由是得与屈原、宋玉等结识,并得到这些高人的指点,完成了《阳春白雪》乐赋入歌的创新之举,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据传,宋玉所写的《神女赋》、《舞赋》,就是对她的暗恋之作。
接下来要夸夸武汉杂技团当代杂技顶碗皇后夏菊花。其《顶碗》节目,先后30余次,到40多个国家演出,早已拍成电影《春燕展翅》,家喻户晓。夏菊花凭借自身优势和功底,在《顶碗》节目表演中,从单手顶到双手顶,从单层单飞燕到双层双飞燕,继而从拐子顶到衔水转顶,最后由脚面夹碗发展到倒立型柔顶。如彩燕凌空,似百花争妍,美轮美奂,出神入化,挑战了人类生理极限。
她精彩的技艺,曾受到毛主席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。1981年,她就当选为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主席。至今,仍在为杂技艺术作贡献。
“世上有朵美丽的花,她是青春吐芳华。”
武汉就是一个青春不断吐芳华的城市,也是一个一茬一茬怒放的花海。一个个帅哥美女,似缤彩纷呈的奇葩。如清末民初的国粹京剧大师谭鑫培;在欧洲华人中第一个投资开设科技孵化器的王卫国;中国现代风投之父汪潮涌;现代知名主持人撒贝宁等等帅哥。
还有中国四大美女,汉代“沉鱼落雁”之一的王昭君;震惊当代世界网坛的女神“网霸”李娜;极具“人气、运气、福气、霸气”四气的跳水皇后伏明霞;乒坛女杰陈静等等美女,哪能一一道尽他们的传奇故事。
美食满街巷,十年不同样
美食是游子心中最深的乡愁!它会深深地烙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里,只有经历长久的漂泊,蓦然才会发现它的弥足珍贵。每一道美食,或有一段历史,或是一个故事。
武昌鱼的故事:
中国烹饪,按地域主要有八大菜系,徽菜就是其中之一。毛主席爱吃的武昌鱼,属于徽菜。徽菜名厨辈出,然而与毛主席诗词有关的名厨,只有一个,他就是安徽绩溪的徽菜名厨程民开。程民开13岁左右,就到上海亲友的酒店学艺,到1931年30岁时,已经是个颇有名气的烹饪好手,就被武昌徽菜名店“徽州大中华菜馆”高薪引进。而大中华菜馆徽式鱼宴卓尔超群,早已声名远播,许多到武汉的客人,都会慕名前来品尝,故而也经常承担一些重大的宴请接待任务。
1956年5月31日,大中华菜馆接到通知,说有中央首长晚餐要来菜馆品尝徽式鱼宴,让他们做好充分准备。在大中华精心安排下,决定由名厨程民开主厨,亲自掌勺完成全部烹饪任务。12道鱼宴佳肴清单中,就有“红烧鳊鱼、清蒸鳊鱼和杨梅鳊鱼”等三道菜。
正当厨师们为此紧锣密鼓准备时,上级通知情况有变,将鱼宴推迟到6月1日,并改到东湖宾馆进行,还是由程民开主厨。虽然程民开感到十分神秘,自始至终都不知道这位首长是谁,但从相关领导的表扬声中,知道他们的鱼宴安排非常成功。
直到1957年,毛主席发表了《水调歌头˙游泳》,才知道这位神秘首长就是毛主席。
毛主席5月31号视察长江大桥时,第一次畅游了长江,6月1号又吃了鱼宴,即兴就写下了这千古名篇,自此“武昌鱼”天下闻名。
美食热干面的来历:
相传20世纪30年代初,汉口长堤街有个食贩李包,靠卖凉粉和汤面为生。有一天,天气异常炎热,还有不少剩面未卖完,他怕面条变质,便将剩面煮熟沥干,晾在案板上,一不小心碰到案板上的油壶,将油泼在了面条上,李包见状,无可奈何,只好将面条用油拌匀重新晾放。
第二天早上,李包将拌油的冷面条,放在沸水里稍烫,捞起沥水入碗,然后再加上卖凉粉的调料,热气腾腾,香气四溢,人们争相购买,吃的津津有味。有人问他卖的是什么面,他脱口而出,说是“热干面”。从此以后,他就专门卖这种面,生意极好。
由于热干面吃时方便快捷,同时配上蛋花米酒,一阴一阳,一水一火,一咸一甜,犹似一曲交响乐,好不惬意!自此武汉家家户户都会做且喜爱吃热干面,故而流传至今。吃热干面这道美食,也就成了武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
湖北菜不属于中国八大菜系,但是东西南北中,苦辣酸甜咸鲜,各种美食均汇集武汉,且都有极大的市场占有空间。不信您踏访一下汉口的吉庆街、武昌的户部巷,街街巷巷里都遍布美食。还有小桃园的排骨藕汤、老通城的豆皮、五芳斋的汤圆等等,真是一日一美食,十年不同样,武汉就是一个美食汇集的海洋。
武汉是“八水朝江”(即东荆河、汉水、府河、滠水、举水、倒水、金水、巡司河等八条大大小小河流汇入长江)的地方。
只要稍细心的朋友,看看武汉地图,就会发现,大自然以河流为笔,在这里写下了一个大大的篆体“美”字,多么神奇!
武汉山美;水美;人美;食美;故事美;到处洋溢着美!
武汉作为荆楚文化和长江文明的主要传承者,还有许多优美的方言和词汇,其中灵醒一词就是方言词汇中的一个,主要语义含有:美、好看、漂亮、灵活、干净整洁、聪明等许多褒义的内容,要准确地理解、掌握和运用这些方言词汇,着实还需下一番功夫。
朋友,您看完此篇文章,是否也和我一样认为,武汉是灵醒的!
2018年5月5日星期六